

清明,是慎終追遠、緬懷故人、寄托哀思的時節(jié)。3月28日上午,由河南省紅十字會主辦,鄭州市第七人民醫(yī)院承辦的2019年河南省人體(遺體)器官捐獻“愛永續(xù)--情滿人間”緬懷紀念活動,在河南福壽園紅十字紀念苑舉行。


現場的人們手持菊花默哀鞠躬,依次向紀念碑敬獻鮮花、花籃。鄭州市第七人民醫(yī)院腎移植腎內科主任王長安、心外科三病區(qū)主任楊斌帶領我院器官協調員及志愿者們向器官捐獻者獻花。接受我院協調的捐獻者家屬以及受捐者分別發(fā)言。最后,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、秘書長劉瑞勇發(fā)表講話。




伴隨著現場小提琴配樂,由鄭州市第七人民醫(yī)院的志愿者們誦讀了現代散文《我的生命是一棵樹》,以紀念那些逝去生命而獻出大愛的人。
2018年,鄭州市第七人民醫(yī)院在省、市紅十字會各級領導下,依法依規(guī)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。2018年共協調捐獻案例57個,捐獻大器官178個,開展心臟移植8例,腎臟移植103例,為我省的器官捐獻事業(yè)作出了積極的貢獻。鄭州市第七人民醫(yī)院將弘揚人道、博愛、奉獻的紅十字精神,讓更多的人了解、接受器官捐獻。
《我的生命是一棵樹》
我似乎一直站立著,就在路邊,像一棵樹一樣默默地站立著,所有的路人,都是我身邊匆忙行走的過客,而我,也只是別人眼中稍縱即逝的風景。我不知道我的前生是否就是一棵樹,不然為什么,我總是習慣用樹的姿勢,站立在紅塵之外。是怎樣的傷痛,讓我把歌者的快樂變成沉默的音符,深藏在樹的年輪里?又是怎樣的喜悅,讓我封塵了所有的語言,把孤獨當做了一種幸福的守望?或許,我的站立只是一種姿勢吧,我的心一直在渴望飛翔。我默默地承受風雨,默默地體味孤獨,默默地經歷季節(jié)的輪回。 我不知道,我站立在風中所有的日子,只是為了等待宿命里必須守望的那個結果,還是渴望著有一天,能站在另一個高度,觸摸心中那無塵的藍天。
樹,是用風的語言在與天空對話,它的每一根枝椏都是伸向天空的手語。而我,卻只能在每一個凄涼的夜里,將苦難刺破胸膛,用泣血的成長告訴藍天——我欲飛翔。在夢里,我一次次為自己長上翅膀,我一次次蛻掉帶血的皮囊,然而,卻總有一個聲音不停地告訴我,你的生命就是一棵樹,離開土地,你將枯萎,你將死亡。如果風能洞穿所有的秘密,那么它一定知道,其實我,就是一棵樹。我平凡的生命,無法離開紅塵的紛擾與世俗的羈絆,我弱小的靈魂,無法抗爭這靜止的生命和丑陋的黑暗。花開了,花又謝了,春來了,春又走了。我在一個人的世界里體味陽光、風雨,我在一個人的世界里感受痛苦、悲歡。我想,如果我是一朵花,我的生命是否會因燦爛而幸福?如果我是一株草,我的生命是否會因繁茂而滿足?可我只是一棵樹,我無法體味出其他生命,在成長過程中的喜悅與悲愁。我羨慕空中飛翔的鳥,我羨慕水中游泳的魚,我做過行走的夢,我幻想過滿樹花開的日子,可我知道,無論我的內心是多么豐富,我始終是一棵樹。或許,樹應該有樹的追求與向往吧。我常常站在人來人往的路邊,仰望藍天。
我知道,樹的內心在渴望著一種高度,樹的枝椏在期盼著風的撫摸??晌沂冀K不知道,我默默中一直在為誰站立,為誰守望?暮色中總有一些寂寞象霧一樣籠在我的心頭,我無法走出埋藏在泥土里我沉積的宿命。那么,就讓我做一棵安靜的樹吧,假如我的心可以沉靜如一棵站立的樹,那么所有的日子都將是我飛翔的翅膀。當光陰把皺紋一寸寸地刻在我的肌膚之上時,當我可以掙脫心靈的羈絆,獨自任思緒在空中回旋飛舞時,我突然看見時光的手,正慢慢地把一種叫成熟的東西敷在了我的額頭,我終于在那些逝去的日子里學會了淡然。我應當感謝歲月為我刻劃的那些年輪,它讓我懂得了站立不僅僅只是一種姿勢,它還讓我懂得,每一個生命不都是為了開花,每一種追求不都是為了結果。那些不開花的樹,一樣有著厚重的生命和不容忽視的春天。樹不是靜止的,它的生命在不斷地生長著,在時光的深處,那些生命的高度默默地附著在成長的軌跡里。假如我的心真的可以沉靜如一棵站立的樹,那么,我應該感謝那些靜默的日子。我應該感謝那些靜默的日子。